《树之歌》教学设计11篇

时间:2024-11-09 15:33:13
《树之歌》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树之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树之歌》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树之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互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梧桐)(梧桐雨)

枫(枫树)(枫叶)

松(松鼠)(松树)

柏(松柏)(柏树)

装(装修)(装饰)

桦(桦树)(白桦)

耐(耐心)(忍耐)

守(守护)(守卫)

疆(疆土)(新疆)

银(金银)(银色)

杉(水杉)(杉树)

化(变化)(化学)

桂(桂树)(桂花)

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树之歌》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七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外形,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木棉、梧桐、格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八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有“棉”和“杉”左右相近,右边略微长一点儿。大部分的字在结构布局上都是左窄右宽。书写“化”字注意右部的笔顺,先撤后竖弯钩;书写“壮”字注意右边“士”不要写成“土”。

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 ……此处隐藏13727个字……导: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认识不同的树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句

谁能把这一句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句,边圈画出本句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杨树、榕树、梧桐树、手掌、壮”。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壮”是三拼音节,“杨、榕、桐、掌、壮”是后鼻音,“掌、壮”还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4句

①用学习第1句的方法,分别学习2句、3句、4句等,学生自由读第2—4句,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守北疆、耐寒、绿装”,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相机提示“松”是平舌音,“杉、守、装”为翘舌音,“枫、松、疆”是后鼻音,“棉、杉”为前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4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杨、杉”。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杨”字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折折折钩,“杉”的右边是“杉字部”,三撇的写法要注意:第二撇在第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第三撇在第二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树之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拆分法:掌=尚+手

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6、熟读儿歌(课件出示)。

7、找找最后一个字韵母有什么规律,试着背儿歌。

三、教师指导,学习写法。

1、出示课件,指导写法(左窄右宽)。

2、我会说,读读记记。

四、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树之歌》教学设计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重点)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

(2)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我会认的字和词语。

3、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4、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感悟

1、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提示: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初学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

1、抄写生字

2、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音

3、选字组词

《《树之歌》教学设计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